当前位置:首页 >>**已删除** >>行业动态

《国家公园法》草案将成型

来源:北京商报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唐小平透露了我国对于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建设的最新进展。唐小平介绍,今年我国已将正式启动了制定国国家公园设立标准和布局规划工作,该标准将成为我国国家公园设立的“门槛”。下一步,我国将加快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工作,形成国家公园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监督制度,并尽快启动国家公园立法,今年要形成《国家公园法》草案。

具体来说,唐小平表示,国家公园设立标准将遵循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三项理念,这意味着,国家公园将主要是选择一些比较完整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选出来的地方在地域性、地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国家的代表性,会有全球的意义;在一些土地的权属、建立条件等方面体现全民公益性。

“初步研究成果显示,未来我国国家公园的数量最少60个左右,最多200个左右,覆盖我国国土面积大约在6%至9%的区间范围之内。国家公园将稳步推进,先期将优先启动50个左右。”唐小平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740个,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3%。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地中,自然保护区的面积约占70%,实际上仍处于主体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环保业内权威专家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我国将把实施多年的自然保护区制度逐步过渡到国家公园制度上来,让后者全面替代前者。对此,唐小平却表示,在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自然保护区仍将发挥基础支撑作用,并与国家公园形成互补。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国家公园强调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所以它要求的区域非常大,以国有土地为主,但由于现在很多需要严格保护的地方达不到这个条件,不能建立国家公园,就需要用自然保护区的方式作为补充。

不过,唐小平也透露,国家公园的设立主要是在现有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许多符合条件的自然保护区要通过整合转为国家公园。

公开信息显示,此前我国的国家公园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国家发改委来主导。今年初,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全面履行国家公园及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与监督职责。日前,业界有消息称,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已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相关职责全部移交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目前,已顺利完成了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与人员转隶,成立了国家公园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