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已删除** >>行业动态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孟兆桢院士谈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

来源:中规院风景院

导言

今天我们在这里分享孟兆祯院士2018年12月23日在“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地研讨会”上的精辟论述,孟院士以耄耋之年亲自参加研讨会,是对我国风景园林、风景名胜事业的高度关心和支持,体现了老一辈学术大家的人格风范。我们向孟院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风景名胜区凝结了大自然亿万年的神奇造化,承载着华夏文明五千年的丰厚积淀,是自然史和文化史的天然博物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之区,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共同财富。在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道路上,风景名胜区必将绽放出璀璨的光彩。

一、风景名胜区的哲学基础

中国的风景名胜是遵循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总纲,讲究科学的艺术,以独特优秀的园林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承与创新,并且不忘初心。

在“天人合一”哲理感召下,人出于“不能置身岩下与木石居”渴望自然环境生态和精神文化享受的需要,摸索到自城镇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相辅相成的方式。走到自然的风景名胜中去和把城市园林请进来。前者“极尽自然之美,少费人事之工”,后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华民族视宇宙为两元即自然与人,人亦成自然成员,兼具自然性和社会性。管子曰:“人与天调而后天下之美生”。人与天调之后必由二元介入协调相处。自然是大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纯自然不能尽人之美。中国人把社会美寓于自然美从而创造风景园林艺术美。美学大师李泽厚从美学定义中国园林为:“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前句是世界人类的共性,后者是中华民族的特性。

名胜者,在风景资源集中之所,以名纪胜景、因名彰胜景、“以文载道”、“诗言志”。名胜并非著名之胜地,而是正名之胜地。是为中国凡风景必有名胜之理。中国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国风景名《礼记》:“黄帝正名百物,(易经)其称名也小。循名责实。正名,以名举实(荀子)制名以指实(墨子)以名举实(毛传)目上为名。(论语)荡荡乎民不能名焉,古曰名今曰字,名胜,著名的风景地。名胜古迹。(北史)朝廷欲处之贵要地,必以疾词。告人云,废人饮美酒,对名胜安能作刀笔吏。返披故纸乎。”

二、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特征

中国风景名胜区的特色是天人合一,极尽天然之美,少费人事之功,赏心悦目,游览休息,主要内容是借自然景观融入相应的人文意境,景面文心。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不单纯是自然的,讲究天人合一,是社会美与艺术美创造的园林艺术美,如杭州西湖和峨眉山双桥清音,西湖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将一个泄水湖加以人工的治理,修建白堤、苏堤和岛屿等,把西湖变成一个风景无尽美的场所,苏东坡讲“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双桥清音的水一个从北边来,一个从西边来,按照中国的方式,西边是属于白,北边属于黑,两个水交集的地方正好有一块石头,叫牛心石,这样就把自然的美化为社会的美,把自然的风景加入人物的点缀,风景因人成名胜。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的不同之处。

山水清音,景面文心。自然山水、建筑、植物皆“有大德而不言”,惟人可以文代言,使设计者、兴建者与游人间有心灵交流的平台;景名、额题、楹联、题咏是表达意境的根据。《园冶》石刻“夺天工”,自然美浩瀚深远何以可夺?实是也。苏州狮子林“读画”、“听香”已令人陶然,虎丘之“吹香”、“嚼蕊”更启发人细嚼秀色堪餐之味。实际上,风景区是融社会美于自然美,创造园林艺术美。

三、美国的国家公园

美国的国家公园和我国的风景名胜区有诸多不同,美国国家公园的兴造目的是保护自然美,展示自然的美,保持原真性、完整性,对人民进行自然科学的教育,休憩游览。

这是美国的黄石公园,它的入口并没有太多的渲染,就是一个信号,告诉你是黄石公园,其实我不赞成翻译成公园。

这是第 二个门,第二个门稍微有点装饰,它的重点不在这儿,就是一个记号。它把这些枯木保存起来展示,说明一种自然现象,这些全部都是自然的,没有丝毫人工的文笔。

这是黄石公园的内部景色,可以看见它的目的是原真性、完整地展示自然,并开放游览。

我们看到美国国家公园得出来一个结论,它的目的主要是展示自然的美,人工的美不跟它结合,人工的美只是创造条件,提供交通条件,里面的自然景物无论是地形、地貌、动物、植物都是表现原先的自然。

四、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比较

比较美国的国家公园和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其一,美国国家公园土地兼有私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其设置是为了防止私有制的牛羊破坏国家土地而设置的,所以称为国家公园,而我们国家土地为公有制,不存在类似问题;其二,美国国家公园的兴造目的是展示自然美,没有人文的建筑。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国家风景区”。在西方认为一切自然都是美的,自然是造物主所造,而我们国家认为自然和人是统一起来的。

风景名胜区的英文经香港一位教授所讲,在英国称作Scenic and Historical Place,国家公园称为National Park,我们不认为把Park翻译成公园是合适的,Park仅代表一个地域、场地,而真正的公园应该是Public park。

本文根据孟兆祯院士在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地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