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公告 >>协会动态

协会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座谈会在青岛崂山召开

来源: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

为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研讨新时期风景名胜区的改革、保护与发展,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于11月12日在青岛崂山组织召开了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座谈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司局领导、山东、浙江、广西等省、区行业主管部门,部分省市协会和黄山、泰山、峨眉山、九寨沟等景区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学习了《指导意见》、《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实施办法》等文件。重点研讨了风景名胜区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风景名胜区在自然保护地归并整合和范围调整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风景名胜区规划改革及建议以及对主管部门的诉求等。

 听取景区代表发言后,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司司长王志高作重要讲话。他首先肯定了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为此次会议做出的大量准备工作,认为协会真正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此次会议特别必要、非常及时,国家林草局将持续支持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工作。他表示,风景名胜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新时期自然保护地制度改革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在落实中办、国办《指导意见》的工作中,风景名胜区应当明确自身的功能和定位,厘清生态红线与自然保护地体系之间的关系;没有重叠问题的景区要尽快推进勘界立标工作,有重叠问题的景区要抓紧进行归并整合优化工作;在整合归并中要坚持“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力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在省级范围内统筹平衡。

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张鸿文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当前风景名胜区事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重要时期,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举办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座谈会,组织景区交流探讨形成共识,对行业和系统都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他认为有协会组织、有景区重视、紧紧依靠政府,相信下一步的改革会越来越好。呼吁各景区要认真总结为生态保护作出的贡献,要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尤其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二是自然和人文的关系。希望各景区要积极主动作为,探寻一条符合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能将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结合起来的道路,进一步全面发挥风景区的功能和作用。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会长王凤武进行了会议总结。他首先对国家林草局高度重视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表示感谢,对积极参会的代表表示感谢。王会长指出,目前正处于改革的“十字路口”,各景区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有关自然保护地改革文件。针对风景名胜区未来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明确风景名胜区地位和功能。风景名胜区是当前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制度最完善、管理最规范、法律法规最健全的保护地类型,建议在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保留风景名胜区称号,并作为一种重要的类别,保证风景名胜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针对整合归并中“保护面积不减少”,“一个保护地、一块牌子、一套机构”等方面的要求,建议在省域范围内平衡,并尽快开展风景名胜区边界优化调整,科学合理划定边界,协调生态保护与地方发展,对部分重叠交叉景区,宜根据景区的不同功能要求,结合地域空间可能,分割成二个或多个保护地,以尽可能保持保护地称号与功能定位相一致,保留风景名胜区称号;三是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改革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机制。最后,王会长呼吁在当下整合归并优化工作中,各个景区应积极作为,结合自身情况,科学合理地开展相关工作。各代表在此次会议中提出了很多有益建议,协会将认真整理汇总,及时反映到主管部门,继续做好主管部门和基层景区之间的“桥梁纽带”,真正做到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为景区做好归并整合,优化调整边界做好技术服务。

会议讨论了拟将发表的《中国风景名胜区改革、保护与发展崂山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