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近,部分地方恢复跨省游,国内旅游市场何时回暖?
来源:凤凰网、红星新闻、每日经济新闻
随着全国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旅游业呈现回暖态势。近日,国内多地景区纷纷宣布从6月1日起实施门票免票优惠,即将到来的端午假期预计将迎来新一波出游热潮。
除了景区向游客敞开怀抱,跨省游恢复再迎政策利好。5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实施跨省旅游“熔断”机制的通知》,另附第四版《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与第三版《指南》相比,首次将跨省游“熔断”政策的行政单位从省(区、市),调整为县(市、区、旗),以及直辖市的区(县),文旅部新政为各地旅游加速复苏增强了底气。携程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第四版《指南》的推出标志着跨省游熔断机制出现重大转变,朝着更加科学精准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国务院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稳经济政策在旅游行业的重要体现。
多省官宣恢复跨省游
随着全国跨省游恢复大门的敞开,各地相继官宣恢复跨省游业务。河南文旅厅发布通知:鉴于目前我省全域为低风险地区,即日起,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随后,湖南、贵州、浙江等地陆续跟进。此前还有江西、甘肃、山东、黑龙江、广东、福建和广西已陆续发布了有序开展跨省团队游的通知。
携程发布的《2022端午假期出游趋势预测大数据》显示,5月13日至5月19日期间,通过携程平台预订端午跨省团队游的交易额环比前一周增长超过20%。而同口径下,省内团队游则环比增长近40%。随着国内多地疫情管控措施逐步有序放开,本地游、周边游等旅游业务进一步恢复经营。
以北京为例,在5月28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48场新闻发布会上,要求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等5个区各类酒店、民宿、农家乐恢复正常接待服务;各景区、景点、公园按照50%限流开放。
消息发布后,京郊民宿预订迅速迎来反弹。途家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中午,北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区民宿搜索量较前一日环比上涨了2倍。其中,怀柔、延庆、平谷是最搜索量最高的三个区;最热门的民宿区域TOP5则分别是怀柔风景区、延庆休闲度假区、平谷城区、门头沟/妙峰山风景区、密云古北水镇。去哪儿平台数据也显示,北京京郊酒店的搜索量较前一日环比上涨了一倍。
多地景区推出门票减免措施
受到全国多地散发疫情的影响,今年的“五一”假期,旅游有点冷。本周末,端午节假期即将到来,各景区纷纷出手揽客。
5月30日,陕西华山景区发布关于实行景区门票免费政策的公告。公告显示,华山景区面向全国游客实行免门票政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本土疫情地区除外),政策实行时间为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游客须提前一天进行预约。本次免票区域为华山主峰区,西岳庙景区不参与此次活动,仙峪景区暂不开放。华山景区实行错峰、预约、限流、实名措施,每日限流1.5万人次。
在山东,据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5月30日发布的《关于实施国有景区门票减免优惠的通知》,2022年6月1日至9月30日,山东省内国有A级旅游景区首道门票将实行不低于5折的降价优惠。其中,包括泰山、曲阜“三孔”、崂山、台儿庄古城等5A级景区12个,千佛山、青岛海底世界、原山国家森林公园等4A级景区60个,3A级景区60个,2A级景区5个,共计降价景区137个。
5月30日下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国有A级旅游景区免门票开放有关情况。纳入此次免门票开放的国有A级旅游景区共11家,分别是崂山风景区(5A)、海滨风景区小青岛公园(4A)、青岛海底世界(4A)等。免门票政策是指免除景区首道门票,不包括景区内其他参观游览项目和服务设施收费。截止目前,青岛市累计免门票开放的A级旅游景区已达56家。
在湖南,5月29日,张家界宣布2022年暑期旅游优惠政策,即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张家界七星山旅游度假区对全国游客实行门票免票优惠。2022年6月1日至8月31日,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天门山景区、九天峰恋景区、黄龙洞景区、宝峰湖景区等(不含景区内交通工具)对在校学生(含研究生)实行景区门票免票优惠。
在贵州,5月26日安顺宣布,2022年6月1日至6月30日,全国游客享受安顺市国有A级景区,不包括温泉景区、景区内特许经营性项目(如:观光车、船票、扶梯票等)和特许性景区实行头道门票免费。其中有黄果树、龙宫等全国知名景区。
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和旅游部30日已发出提醒,游客出游前,应关注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通过权威渠道查询景区开放、限流措施,尤其要了解门票预约、分时段游览等措施,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
民俗、亲子、露营、自驾,端午旅游市场现多主题消费
近日来各地疫情防控措施逐渐“松绑”,令各地居民出游消费的需求得到大幅释放。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院长戴斌此前表示,第二季度城乡居民仍将保持较高的出游意愿,旅游市场波动复苏趋势不会改变。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专项数据显示,自4月以来,未来3个月内城乡居民出游意愿为86.33%。本地和近程旅游、跨省市旅游意愿分别为52%和34.7%,近郊旅游涨幅明显,同比增加8.5个百分点。
今年端午节“撞上”儿童节,亲子游热度也在假期前显著提升。假期旅游市场呈现出亲子、民俗、自驾、露营等多主题出游方式。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近一周内,国内亲子游产品搜索量环比前一周增长超过30%,亲子酒店产品的搜索量环比前一周增长近50%。其中,广州亲子酒店产品订单量相较清明增长93%,深圳亲子酒店产品订单量则相较清明增长354%。
而延续此前的露营出游热度,端午假期露营产品或将继续领跑微度假市场。据悉,为结合端午节庆风俗,假期前许多露营地举办了端午主题活动,例如包粽子、香囊制作、投壶、艾蒿采摘等,将传统文化融入美食、手工、运动与自然体验等休闲度假场景。
另据途牛数据,今年端午假期,以自驾、亲子、露营、酒店微度假等为主题的“酒+景”产品成为用户最热门的选择。
数据显示,近六成的用户选择了自驾游、自助游等端午出游方式,其中,自驾游的占比达50%,成为今年端午旅游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
端午前多地开启“输血式”扶持
除免门票等系列促旅游项目外,多地还在端午前夕密集出台了多项“输血式”促旅游发展政策,帮助旅企解决疏通市场回暖及复工复产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与困难。
为有序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和重振,上海市日前发布了《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此前,天津、吉林、山东、河南、广西、四川、贵州、新疆等地也发布了助企纾困政策。
例如,吉林省文旅厅日前印发《支持文旅企业复工复业促进文旅市场疫后复苏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减负降本、扶企助企、金融赋能、拓宽渠道4个方面提出18条帮扶措施。
河南省文旅厅目前正从全省4A级以上景区、4星级以上酒店及精品民宿、演艺等新业态中,遴选出一批文化和旅游白名单企业,通过精准施策助力“白名单”企业纾困解难,提振行业士气,带动文旅市场复苏发展。
海南省文旅厅在5月29日推出《促进旅游业恢复重振超常规措施》,通过实施精准纾困、精准营销、精准防疫“三精准”,以及集中六、七、八三个月,在岛内外旅游市场强力推出“十大主题活动”,以期带旺当地旅游市场。
此外,近期云南省文旅厅也连发7个实施方案,“以奖代补”切实促进旅游市场恢复,提振行业信心与活力,在疫情趋稳可控的前提下,力争旅游业2022年底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河北秦皇岛市也在近期提出了“让旅游景区‘强起来’、让旅游商品‘热起来’、让旅游民宿‘火起来’”三位一体统筹推动旅游业恢复发展的要求。
而在需求侧方面,自“5·19中国旅游日”以来,多地先后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举办旅游营销活动等,激活文旅市场的消费活力。
今年端午小长假能否成为国内旅游市场一次发展的转机?
东南大学旅游学系副教授黄羊山认为,仅有3天时间,国内旅游的各项指标大概率预计不会迎来大规模攀升。他分析指出,一方面,国内各地仍有散发疫情,各地防疫政策不一,因此跨省旅游依旧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今年端午节与中、高考时间接近,这也会限制不少家庭的出游计划。
在黄羊山看来,虽然各地在促旅游上已出台了各项新措施新政策,但再大的扶持也只能是起到保持产业链基本供给的作用,并不能真正缓解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瓶颈问题。而要真正探索出旅游业的新崛起,仍需旅游业自己奋起。
“短期内我国旅游业暂时难以恢复到过去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旅游需求降低。”黄羊山表示,总体上我国旅游业近些年来出现波动,尤其在疫情发生时,旅游业就会进入波谷,但随着疫情趋稳,旅游业又会有所回升。因此,黄羊山认为:“这足以说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潜在信心没有丢失,旅游需求没有减弱。”
“每一次大的危机,实际都酝酿着一个大的转折。”黄羊山说。他解释称,如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曾遭遇入境旅游危机,但国内旅游却在彼时迅速增长;2007年前后西方国家出现次贷危机,彼时我国通过多项经济刺激,中国乡村旅游业在那时得到长足发展。
因此,黄羊山认为,疫情对旅游业仍蕴藏机会,诸如徒步、露营、乡居等非聚集性的旅游新业态的诞生,便是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