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漓江与人和谐共生 ——桂林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桂林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漓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来源:桂林日报
4月的桂林,绿得让人沉醉。“城徽”象鼻山苍翠欲滴,春日漓江波光潋滟,江中不时可见白鹭翩跹。对栖息地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享有“环保鸟”美誉的白鹭,如今是漓江上的“常客”。市民游客们或临水嬉戏,或拍照留念,定格这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美景。
“让灵渠走进新时代,让漓江与人和谐共生,永不分离。”这是4月2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就桂林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桂林重要指示精神,对灵渠的保护利用和提升、漓江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做出的具体指示。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灵魂,是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江河之一,也是全球最美的15条河流之一,更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自然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对漓江保护工作十分关心,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第一站就来到桂林,对桂林市全力以赴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等工作给予高度肯定,谆谆叮嘱要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赋予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保护好桂林山水等新使命,为桂林做好漓江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年来,桂林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及桂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殷殷嘱托,扛起使命担当,精心谋划部署,全力推动落实,奋力在推动漓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迈出新步伐,为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让这一“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自然遗产”以最干净美丽的容貌呈现在世界面前,让漓江这一人间美景永葆清澈,永续流淌。
厚植生态底色 扛起科学保护漓江重要使命
“桂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而漓江是核心中的核心、竞争力中的竞争力。”基于这一共识,桂林市把保护漓江作为生态环境领域的“头号工程”,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坚持系统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坚持严格法治”。
2021年以来,桂林市以最严的保护制度,先后落实了一系列保护漓江的有力举措:严格实施《桂林市喀斯特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条例》,积极推动漓江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建设全线退距300米;率先在全国建立市县乡村公安机关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执法体系;持续推进漓江城市段支流“四乱一脏”治理,漓江干流治乱、治水、治山、治本“四治”工程全面完成;加快长塘水库和第二水源工程建设,加强漓江上游五大水库联合调度;推进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漓江沿岸绿化花化彩化、水源林保护工程,漓江流域采石场全部关停复绿,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保持100%,漓江干流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完成营造林1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1.87%,漓江生态原真性、完整性得到系统保护。桂林漓江保护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桂林市进一步深化漓江管理体制改革。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兼任漓江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漓江项目审批权限上收市级层面,推动漓江水上游览项目准入退出管理改革,漓江“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筹各方利益”成效明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桂林独一无二的生态,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的“青绿”代表色。
坚持系统治理 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
“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我们村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游客也多了,大家更有信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增收致富了!”漓江风景名胜区喀斯特生态修复工作得到了阳朔兴坪渔村广大村民的一致赞誉。
加快实施生态修复提升工程,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持遗产地的原真性、完整性。目前,桂林喀斯特生态修复项目3期全面完工,生态修复点位8个、面积达5.7万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元。经过3期工程修复,漓江风景名胜区喀斯特生态修复成效显著,阳朔兴坪渔村生态景观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提升。在渔村渔业队岸线生态修复前,该村全年接待游客14万人次;实施生态修复后,虽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年仍接待游客达31.5万人次,村民旅游收入比生态修复前增加360万元,集体增收40万元。2021年国庆期间,上岛游客4.16万余人次,为2019年同期的2.1倍。村民的民宿入住率和农家乐接待游客量都明显增加。
同时,桂林市还投资4000万元,完成蚂蟥洲、大小洲生态修复一期截污工程,让漓江市区段洲岛环境更加整洁优美,并指导和督促各县区开展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各个项目进展顺利。
漓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各项工作的实施,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与肯定。漓江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景观修复工程获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确定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设区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典范。兴坪渔村渔业队岸线生态修复、伏龙洲生态修复两项工程获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通报表扬,并列入2021年广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个典型案例。
科学保护利用 让“最优生态”成为最普惠民生福祉
1月19日,广西内河首艘新能源旅游客船、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新建五星级新能源豪华游船“桂林旅游号”在竹江客运港正式启航,向游客展示了“五星级”的漓江游览新体验。游船采用新能源电力推进系统,可以有效保护漓江生态;打破了漓江游览两点一线的游览方式,采取核心景观停靠,观渔火、看特色鱼鹰表演、沿岸果蔬采摘,创新游览方式的同时,也带动沿线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桂林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围绕“提升效应”,把“绿水青山”的“美丽颜值”有效转化成为“金山银山”的“丰厚价值”。
为加快打造国际一流漓江水上游览项目服务品质,漓管委印发《漓江5A级景区常态长效管理方案》《漓江风景名胜区精华段五星级游船试运营管理方案》,完成磨盘山、竹江等客运港品质提升改造,首艘漓江五星级高端游船“骏达之梦”建成运营,广西首艘五星级新能源豪华游船“桂林旅游号”正式开航,漓江星级游船达156艘,漓江景区年度游客满意度达99%以上。
漓江东岸,雁山区草坪回族乡被打造成休闲旅游主题小镇,富有民族特色的休闲街区在山水的映衬下,越发彰显魅力。游客们或在江边散步观景,或在小镇里感受民俗风情,十分惬意。
漓江生态景观环境和沿岸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也让桂林市旅游业实现从景点景区模式向全域旅游升级,从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升级,从传统产业向文旅融合升级,以漓江为核心引领带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腾飞,形成了以漓江黄金水道为主轴、两岸为双翼的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
桂林市在整合生态资源中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出“现代农业+美丽乡村+三产融合”的乡村发展新模式。以漓江百里生态旅游示范带为引领,辐射带动全市旅游业发展,让群众吃上“旅游饭”,农村农家乐、民宿、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全景旅游、全业融合、全时体验、全民共享”的民生发展新局面。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桂林市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力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全力呵护好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这一块宝地,为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营造最佳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