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出游报告:乡村游复苏明显,赏花露营解锁周边新玩法
来源:执惠
2022年春天的第一个小长假已结束,出门赏花和返乡祭祖的人们也纷纷踏上归途。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541.9万人次,同比减少26.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8.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7.8亿元,同比减少30.9%,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39.2%。而2021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2亿人次,恢复至疫前同期的94.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71.68亿元,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6.7%。
数据显示,本地休闲和近程度假成为清明节假期“主基调”,位置大数据监测显示,各地接待游客中省内游客占比94.9%,创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新高。踏青赏花、文化体验、乡村游是国内游客的主要出行主题。线上旅游产品供给水平进一步提升,各地运用“旅游+科技”推出的线上旅游产品向消费者提供了更具特色、更加便捷的服务,“云旅游”活动让游客足不出户即可体验“微旅游”“微度假”。受本轮疫情影响较小的西部旅游市场,清明节假期旅游恢复度较高,重庆、西安、昆明、乌鲁木齐、贵阳等西部地区出游热度增长较快。
清明旅游本地游市场活跃
清明节前夕,全国多地出现新一轮新冠疫情,但中国游客仍不愿辜负春光,本地游成为这个清明小长假里游客的主要选择。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2022年清明小长假的酒店订单中,本地酒店订单占比67%。而在平台的用车订单中,本地出行订单占比高达91.3%。
在人群分布方面,清明假期00后出游人群占比超过了15%。踏青赏花的春天,女性出行占比过半。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80后更关注亲子家庭游,而90后游客更关注各类节日民俗类活动。国内不少在假期期间举办了游园会等活动,深得年轻游客喜爱。
民宿、露营搜索热度升高
今年清明小长假关注度增长最快的住宿关键词分别为露营、电竞酒店和民宿。随着国内各类露营地的建设和开放,越来越多的年轻游客开始尝试这种新的出行方式。
据同程旅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小长假全国“露营”的搜索量环比上涨98%。一些游客会前往户外的山林或公园里扎营过夜,也有部分游客带上帐篷在周边体验一下露营的氛围,在夜间返家或住酒店。数据显示,国内最关注露营的城市分别是杭州、广州、北京、重庆和武汉。
赏花踏青正当时
赏花踏青仍是今年清明小长假最热门的出行主题。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国内不少热门赏花景区搜索量均出现大幅上涨,其中,青城山清明假期搜索量环比上涨284%,古北水镇搜索量环比增长268%。
成渝城市群最受关注的赏花地是近期关注度大涨的青城山,梅花、樱花、玉兰、海棠、梨花、杏花等众多花木在青城山起伏的峰峦上争春,引来游人如织。重庆金佛山有上万亩杜鹃,从山脚一直开到山顶,形成一片绝美的花海。此外,眉山的彭祖山、绵阳的原香国际香草园,乐山的峨眉山都受到周边游客的关注。珠三角地区的海珠湖、圆明新园和墨宝园·南粤苑,北京的玉渊潭、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景区,风景雅致的建筑与春季盛开的花朵呼应,是摄影师们出片的好地方。西安青龙寺的樱花和洛阳各景区的牡丹,也成为周边的“顶流”赏花地。
乡村游复苏明显
本次小长假,“乡村+体验式”旅游持续走红。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清明乡村旅游订单占比较疫情前提升20%;2022年以来乡村旅游较2019年同期已恢复92%,是复苏势头最为强劲的旅游品类之一。
从乡村旅游消费力看,北京用户以39%的订单占比排名第一,体现了旺盛的出游热情——而其中亲子用户是核心人群。本次清明假期在京郊乡村的酒店民宿预订中,亲子家庭占比近四成。带着孩子湖边捞蝌蚪,去果园采摘应季蔬菜水果,成为城市居民小长假本地游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