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公告 >>行业资讯

“第十艺术”加持,探索文旅融合新玩法

来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在“沉浸产业赋能城市更新论坛”上,有业界人士提出“第十艺术”的概念,认为在音乐、文学、电影等传统八大艺术之外,如果说游戏是第九艺术,那么“沉浸式”就是以互动叙事为核心的第十艺术。从沉浸式游戏、沉浸式展览、再到沉浸式博物馆、沉浸式旅游,“沉浸式”越发渗透进大众的生活,成为被大众接受的新概念。

综合来看,“沉浸式”指通过各种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制造与现实世界相似的虚拟世界,为观众的数字体验营造现实感、真实感。从沉浸式产业发展来讲,指通过内容IP、场景塑造等方式,使参与者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互动式体验的娱乐项目,最终达到心理学中的“心流”状态(即个体全情投入某项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兴奋感的体验)。

三方面原因 助力“沉浸式”攀上舆论“风口”

人民众云数据显示,有关“沉浸式”的相关话题讨论在过去的一年中持续攀升,并在“元宇宙”概念的热潮下,讨论热度达到峰值。

1.png

图:21.01-22.01“沉浸式”舆情走势

政策赋能助力“沉浸式”市场不断繁荣。《“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网络视听、线上演播、数字艺术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丰富个性化、定制化、品质化的数字文化产品供给。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部分特别强调了要在“十四五”期间完成“100个沉浸式体验项目”的目标。《“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到,要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智慧导览等新型旅游服务,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旅游场景化建设。

科技的发展应用契合人们的消费需求。“潮经济”“宅经济”的兴起,拉动了线上互动项目的飞速增长。不可否认的是,线上互动虽然具有高度便捷性,但与线下项目相比依然缺少了真实感与体验感,无法很好地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娱需求与心理满足。在此背景下,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科技在文化领域落地应用,越来越多强调参与感与互动性的沉浸式项目走入大众视野。

“沉浸式”多领域实践应用

目前,沉浸式体验广受欢迎,已经成为文化、娱乐、旅游、教育、商业、科技等领域的热词,并广泛应用于文旅及视听领域。但仍需承认,沉浸式体验绝不能拘泥于形式,在沉浸式项目的积极探索与尝试中依然要以内容研发、IP塑造为核心,才能推出更受大众欢迎的高质量产品。

沉浸式文旅是技术+文旅领域融合的产物,目前该领域衍生出沉浸式展览、沉浸式博物馆、沉浸式游戏、沉浸式景区、沉浸式主题公园、沉浸式餐厅等项目。近年来,“沉浸式”已经成为文旅业发展的新风口。数据显示,仅2020年,中国沉浸产业的总产值已达到60.5亿。

具体而言,武汉市于2020年国庆期间推出《夜上黄鹤楼》沉浸式光影演艺,再现古代文人墨客吟诗颂曲的故事场景,在古今穿越中带领游客凭栏赏月,也从全新的角度对黄鹤楼文化进行解读。该项目在推出首日就引发广泛关注,相关话题#黄鹤楼国庆中秋开放夜游##1985年以来黄鹤楼首次开放夜游#获得上亿阅读量与讨论量,该项目也入围了2021年度中国文旅消费创新案例。

2.jpg

图:《夜上黄鹤楼》微博话题详情

高热之下“沉浸式”现存问题尚需关注

“沉浸式”虽然给各行各业开启了新的发展空间,但其存在的问题也需关注。

一方面,我国“沉浸式”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技术水平、行业规范等方面出发,上下游产业链不够完整,资源整合性还有待提升,行业机制与监管体系也尚待完善。

另一方面,沉浸式产业虽与科技力量紧密相关,但内容制作仍应成为产品开发的核心关注点。我国的沉浸式产品正面临着同质化、定位模糊、创意缺乏等问题,目前大多产品依赖于引进国外成熟IP,但自身原创性与生产能力仍有待提升。尤其在沉浸式传播方面,往往呈现“重技术、轻内容”的现象,如果从视听体验的科技感入手而忽视产品内容的挖掘,很难唤起更具情感召唤力的深层共鸣。

“沉浸式”未来发展新契机

基于我国沉浸式发展的现实需要,2019年以来有多部政策文件提出支持沉浸式体验产业的发展。综合来看,未来的沉浸式将继续向两个重点方向前进:一是将继续与科技深度结合,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高度融合互动;二是继续延伸其“环境”属性,将更多的文化产品纳入“沉浸式”的框架之内。

3.png

图:19-21年我国沉浸式体验产业支持政策

沉浸式体验是文化与科技融合价值的精髓,将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持续深化,从而产生更加多元和丰富的产品、服务乃至产业类别。伴随数字技术的升级与演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也会逐渐深化,沉浸式带来的新消费模式和新业态也将不断发展,反过来也对沉浸式体验带来正向促进作用。沉浸式的未来发展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寻找发展的新契机:

首先,在内容生产方面,沉浸产业作为一种文化创意的载体,在内容生产中注重原创内容的产出,将我国传统文化、风土人情融于内容生产的方方面面,打造具有本土化、在地化特色的沉浸式产品。

其次,在产业发展战略中也应注重产业间的协同联动作用。有学者提出“1×N”战略,即指在文化娱乐产业生态中,以文化内容管理为核心,以“N”全产业场域为版图,横向拓展商品化衍生(商品授权)+空间化衍生(空间授权),纵向突破文化壁垒,从而实现商业探索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