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公告 >>行业资讯

浙江部署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地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

来源:国家林草局官网 嘉兴日报

日前,浙江省林业局召开全省自然保护地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推进视频会议。

会议指出,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省委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林业管理的头等大事。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抓住数字化改革这一重要契机,充分利用政府数字化转型成果,研究建立智能化、一体化、精准化的数字保护地系统,发挥信息化、数字化的引领作用,实现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新飞跃。

会议要求,要锚定目标全力打好自然保护地应用场景建设的攻坚战,重点抓好数据资源采集、应用场景建设、试点与智慧公园建设、应用场景建设保障和数据安全管理五项工作。

会议强调,自然保护地应用场景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准确把握自然保护地数字化的难点堵点,按照数字林业系统建设的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导向和实战导向,持续抓好系统迭代升级,确保自然保护地应用场景管用好用实用。

会上,浙江农林大学就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情况,海盐县就南北湖风景名胜区“大综合一体化”数字化改革试点情况分别作了介绍。各市、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分管领导及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1.png

延伸阅读

海盐创新南北湖风景名胜区保护一件事数字化应用

“滴滴”——日前,海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指挥中心主任汤静仪手机上收到了这样一条预警信息,一家工程公司在海盐县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施工过程中,对周围景物、林草植被、地形地貌等造成破坏。收到消息后,汤静仪第一时间联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应急管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前往南北湖进行联合执法检查。

这并不是汤静仪第一次收到这样的信息。从“南北湖风景名胜区保护一件事”子场景上线以来,她已经接到过几条不同的预警信息。“南北湖景区日常主要由旅投集团进行管理,总体上偏重于秩序类、服务类的管理,执法力量也主要依托乡镇‘四个平台’下沉机构人员,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秩序等方面都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执法。”汤静仪坦言,如果不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很容易漏掉风险隐患,不利于景区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

为此,海盐在嘉兴“综合查一次”改革的基础上,创新在数字化行政执法联合指挥系统中新增“南北湖风景名胜区保护一件事”子场景,探索“综合执法+景区自治”执法新模式,打造南北湖风景区保护从智能预警到执法检查、评价反馈的执法监管一件事全闭环流程。

“应用结合基层治理四平台、互联网+监管平台、统一行政处罚平台等,精准汇聚9大系统32部门业务数据,多跨协同处置,闭环管理提升,实现全维度评价,全流程监管,全体系反馈。”一边介绍,汤静仪一边打开“南北湖风景名胜区保护一件事”后台,“‘预警管理’功能,可以根据设定好的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动态分析预警,达到一定分值界限后产生黄码预警,红码则自动启动‘综合查一次’。”

据悉,应用以游客体验和需求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游客“吃、住、行、玩”高频热点问题,把百姓的意见建议、投诉举报等摆到“综合查一次”预警需求侧,利用“综合查一次”高效、便捷、精准的预警机制,制定出“最小化、最优化”的南北湖景区监管执法清单式方案,不断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比如,针对工地扬尘、夜间施工多等投诉,系统会跳出“中风险”黄色预警,海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点击生成执法检查计划清单,任务自动派发到环保、公安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相关人员约定时间后,前往实地进行联合执法检查,查实问题后当场责令整改并进行立案处罚。

2.jpg

“这样一来,有效解决了执法扰民、执法效能低下等问题,实现‘一个行业对象,一个应用场景,横跨多个部门’,凝聚执法合力,深化多跨协同,进一步提高了执法效能,促进更广层面的监管执法整体化、规范化、标准化。”汤静仪表示。

此外,该应用还整合景区“吃、住、行、游、购、娱”资源,融合景区门票闸机、运营商数据、交通管理、安保防控、智慧停车、智慧监控等实时数据,构建南北湖景区全景地图、客流量分析、游客数据中心、信息发布及指挥调度中心等,进一步提高景区的综合管理和运营能力,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旅游消费环境,不断提升游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接下来,海盐将借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不断完善行政执法协调指挥机制,组织各执法主体落实“综合查一次”制度要求,启动“综合查一次”数字化应用的镇(街道)试点推广工作,将南北湖风景名胜区所在的澉浦镇纳入试点范围,持续深化“综合查一次”先行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