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公告 >>行业资讯

守正创新,保护第一,传承好西湖的世界遗产价值

来源:杭州西湖西溪湿地

提升西湖人文之美

西湖文化史迹一直是西湖景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分布于西湖湖畔与青山之中,串联起了西湖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为“文化名湖”的支撑要素。所以,保护好这些文化遗迹,一直是西湖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跟随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翁文杰来到飞来峰造像边,近距离欣赏这座有独特魅力的国宝。

1.jpg

飞来峰造像是西湖景区石质文物的代表,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窟造像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一直以来坚持‘守正创新’,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传承好西湖的世界遗产价值。重点聚焦精神富有、文化共富,打好遗产、宋韵、爱情、展示‘四张牌’。

第一张“遗产牌”

近几年,我们持续对保俶塔、岳王庙、于谦祠等一大批重点文物进行了保护,牵头成立了长三角世界遗产保护联盟,与国内敦煌、北京,国外意大利维罗纳古城、法国阿维尼翁断桥等世界遗产地之间开展交流,当前,正在实施神尼塔、烟霞洞等考古,利用三维扫描等新技术进行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挖掘和阐释世界遗产的时代价值和内涵。

烟霞洞.jpg

▲烟霞洞内部

第二张“宋韵牌”

启动了南宋皇城遗址核心区块的考古勘探,并对“后花园”的圣果寺遗址进行了保护提升。苏东坡纪念馆、钱王祠等也进行了提升。集中梳理了飞来峰石窟造像及西湖周边摩崖石刻。推出了中秋拜月、八卦田皇家籍田礼祭等宋韵主题活动,在西湖周边打造浓郁的宋韵氛围。下一步,还将打造宋韵文化展示中心,加快打造宋韵文化高地。

八卦田.jpg

▲八卦田(凤凰山管理处 供图)

第三张“爱情牌”

牵头与意大利维罗纳开展文化交流和“中意”爱情文化周活动。推动打造世界爱情文化公园,目前已完成“爱情诗路”区域提升、长桥公园和万松书院相亲广场提升改造,杭师大玉皇山校区及长桥溪提升改造项目正有序推进中,西湖爱情文化正逐步成为杭州文化输出和对外文化交流重要阵地。

莫摄.jpg

▲莫烨犇 摄

第四张“展示牌”

全面提升了中国茶叶博物馆等博物馆,每年推出不少于30个精品展览,今年还推出了宋六陵考古成果、“宋韵千年”等主题展览。西湖博物馆总馆和中国茶叶博物馆升格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此外,我们还以当代人的新视角讲好历史故事,比如刚推出的《飞来峰故事•我来说》等,更好丰富市民游客的精神生活。

龙井馆区.jpg

▲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

做深做透“山明水秀”的文章

近年来,西湖西溪景区立足优势平台和专业力量,开展了六大类生物多样性系统调查,累计开展调查225次,共调查西湖景区陆生高等植物1223种、陆生脊椎动物238种、水生生物250种、大型真菌77种、昆虫1353种,西溪湿地陆生高等植物770种、陆生脊椎动物161种、大型真菌41种、昆虫1044种,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依托杭州植物园等科研平台,持续进行珍稀濒危动、植物引种、科研和繁殖工作,先后引种4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了各类珍稀濒危植物近6000株。在西溪湿地,还成功开展了珍稀濒危动物保护如朱鹮等回归试验,带动全省珍稀濒危鸟类野外种群重建。今年,目前收集保存的珍稀濒危植物达到了186种,有力地开展了物种保护工作。

茅家埠清晰见底的湖水中,苦草、狐尾藻、黑藻、金鱼藻和范草等繁茂成片、欣荣摇曳,小鱼儿穿游,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湖“水下森林”。

翁文杰介绍说,运用工程化手段,将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优化组合,通过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它们在大自然的规律下演化,恢复健康天然的生态系统,这就是西湖生态修复的“秘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我们将积极学习和贯彻好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做深做透‘山明水秀’的文章。首先,持续做好水的文章。对西湖‘水下森林’进一步扩繁和复壮,并加强西湖水草的品种研究,提升水草的自我繁殖能力;进一步优化西湖的鱼类种群。其次,做好山林的文章。利用我们华东种质资源库的优势,加强西湖群山的彩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让市民游客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王山.jpg

▲王山 摄

一是持续打造好“水下森林”

做好周边污染管控,同时在绿色低碳出行上做足文章,保持西湖水质稳定性,打造全国城市类湖泊治理的标杆。

二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及运用

营造环境优美、生态稳定的栖息地,同时让市民游客身处西湖,在不同季节都能感受到别样的生态之美,有一种诗意栖居的幸福感。

周1.jpg

▲周兔英 摄

三是传承西湖“天人合一”理念

做好文化自信的深度传播,使西湖成为提升百姓素养的平台,让西湖这颗“人间明珠”始终光彩夺目,普世共享。

周2.jpg

▲周兔英 摄

西湖是世界遗产,是广大市民游客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市民游客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就是景区努力方向。接下来,西湖景区将一如既往认真做好西湖保护、管理、研究、利用、民生“五篇文章”,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西湖景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更好惠及广大市民游客,为浙江“两个先行”作出景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