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公告 >>行业资讯

推进绿色旅游发展 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来源:红网

1.jpg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从旅游业角度来说,坚持推动绿色旅游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才能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引导旅游方式绿色化,实现旅游发展低碳化

一直以来,旅游业因作为绿色产业而得到大力推广。现有研究发现,旅游业排放了大量的隐形温室气体。2020年,我国高瞻远瞩提出“双碳”目标,树立了各行各业战略转型的指导方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成为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双碳目标为导向,从供需角度去突破,是谋求旅游发展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一是加快绿色旅游转型,落实新发展理念。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首先要优化产业发展的“环保性”。实现旅游产业绿色发展,必须重新审视和思考产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应立足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管理的各环节,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约束与激励相容的政策机制,实现旅游产业发展与资源破坏、污染超标的全面脱钩。同时,应健全旅游行业“双碳”标准,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补齐基础制度短板,推动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其次,要注重产业发展的“共享性”。绿色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推动旅游产业绿色发展,将绿色资源变为绿色资本,将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缓解贫富差距、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绿色旅游实现绿色致富的新模式。

二是引导绿色旅游消费,释放新经济价值。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转型的社会环境。首先,地方各级政府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其次,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鼓励旅游企业更加重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主动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实施和推广绿色标准,减少自然人文资源损耗,修复生态环境系统。同时,制定发布旅游者绿色旅游消费公约或指南,加强公益宣传,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增强绿色旅游素养,减少自身旅游行为对资源环境的消极影响,并鼓励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推动形成绿色转型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树立绿色旅游观念,掀起新时代热潮。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就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要拓宽参与渠道,让生态文明理念广为传播。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和志愿服务机制,拓宽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途径。同时,要不断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增加社会各界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积极倡导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让绿水青山成为每一个人内心深刻的人文情怀,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二、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形成人与自然新格局

新时代十年,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下,推动了生态文明的重大改革,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将自然保护地建设与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统筹推进,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以自然保护地为引领,从人地关系去突破,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一是推动央地协同管理机制,实现国家代表性。建立自然保护地的作用是对自然生态系统实行统一管理、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地存在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问题,只有对行政区划、部门职能进行重新划分,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模式,才能使国家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强化中央政府对自然保护地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建立“中央事权、上下协同”的制度体系比较适合中国国情。一方面要建立权属明确的管理制度,实现对各类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效管控。另一方面要完善社区利益协调体制,实现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良性互动。做到在“生态为先”的前提下,不排斥环境容量范围内的社区居民,也不用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居民实行大规模、强制性的搬迁,而是在法律、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创造出自然保护区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局面。

二是建立优质生态化游憩空间,达成全民公益性。自然保护地的建设是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的综合性改革工作,但现阶段自然保护地的国民认同度不高、地方积极性不足、全民公益性并没有充分发挥。只有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供国民休闲和游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类型的自然保护地,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体来说,达成全民公益性要加强科教宣传力度,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如利用公众号、微博等多个自媒体同时运营,科普相关专业知识,加大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力度,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社会关注度。另外,扩大自然教育规模,使全民公益性得以体现。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使自然资源成为最好的教材,利用教育手段使生态文明理念世代传承。建立自然保护区研发教育基地,吸引科研工作者去开展科学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落地为实践经验,提升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水平,形成“实践-科研-教学”的良性循环。

三是构建主客共享利益共同体,形成生命共同体。在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探索建设中,我国一直以“坚持生态保护、对接精准扶贫、发展替代产业”为三大核心,谋求区域保护与原住居民的利益共同体,提升居民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和获得感,最终形成共抓大保护的生命共同体。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类型自然保护区要兼顾严格生态保护和推动绿色发展两个方面。首先,要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资源,充分挖掘自然保护区的衍生价值,形成以生态为核心、多元拓展的价值体系。其次,要落实特许经营的制度,在指定的范围内开展不破坏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生产生活,同时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获得经济收入,实现主客共享共同体,达到游客、居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