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国际交流 >>世界遗产

哈尼梯田:“活态”遗产的新活力

来源:CCTV4《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


1.png

在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文综题中,一道地理题让考生以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阿者科发展乡村旅游为背景,说明该村实行村集体企业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的优势。

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保护传统的脱贫案例为何能够登上全国高考试卷?阿者科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奥秘?

阿者科计划让“活态”遗产重焕生机

2013年6月,经过13年的努力,“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终于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项世界遗产。这是中国唯一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世界遗产,而且是至今还保持着生产、生活价值的“活态”遗产。

在申遗文本中,元阳县的阿者科村是重点展示哈尼梯田“四素同构”景观格局的五个典型村寨之一,它完好地保存了哈尼村寨的传统风貌。

2.png

但当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逐步放弃传统民居,转而建造钢筋水泥楼房,传统的哈尼村寨风貌面临消失的危险。

元阳县邀请了昆明理工大学的朱良文教授团队,对阿者科等传统村落在恢复传统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抢救性修缮。经过改造,老旧、阴暗的蘑菇房既保持了古朴自然的原貌特点,又焕然一新,成为明亮、整洁的特色民居。

传统民居保住了,但阿者科仍然面临着贫困问题。2018年阿者科人均年收入仅2785元。年轻人外出求学、务工,有的人家搬离村子不再回来,村落空心化趋势严重,如果留不住年轻一代,阿者科的梯田、村寨等传统风貌也会渐渐消失。

要保住阿者科的传统风貌,就必须脱贫。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创院院长保继刚师生团队来到阿者科进行调研、规划,一个旅游发展的新模式“阿者科计划”由此诞生。

元阳县政府和阿者科村合作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政府出资300万,占30%;阿者科村以自己的吸引物——古村落、周边的环境、田地、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作价700万,占70%。旅游经营的收益70%分配给村民,并按照各家的蘑菇房和梯田给予分红,30%作为成本支出和滚动发展。

“阿者科计划”经历了怀疑、争论、说服的种种曲折,终于实施,并在2019年春节实现了第一次分红。

3.png

随后,一些村民回到村里,当上了拿工资的导游,自然野趣、传统工艺、哈尼文化等旅游项目也逐步展开,越来越多的村民们参与进来,他们第一次发现自己日常的劳作、生活竟然也有这么大的文化价值。

2019年底,“阿者科”计划的三个目标“脱贫攻坚、遗产保护、旅游接待”全部实现,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范例。

梯田传统“稻鱼鸭”的现代新价值

红米,是哈尼梯田的主要物产,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与稻田红米相关的物产还有稻田养鸭、鱼等。如何让这些传统的物产提升经济价值成为哈尼梯田保护与传承的关键。

红河州在遗产区扶持组建了专业合作组织,支持龙头企业以“公司+合作社 +农户”的现代发展模式,为传统的“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注入了新现代的新活力。

4.png

元阳县呼山众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动15000户农户进行稻渔综合种养,经过五年努力,原来市场价5元一公斤的红米,如今卖到20元左右,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赢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5.png

2015年10月,红河县宝华镇嘎他村农民郭武六获得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实践突出贡献奖”,在他的带领下,302户贫困户靠梯田养鸭、卖鸭蛋全部实现了脱贫。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目前,“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已经在红河州的元阳、红河、金平、绿春4县哈尼梯田广泛施行,总面积达到20万亩,世界遗产标识的梯田红米开始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守护千年传承的哈尼文化之根

哈尼梯田美在景观,更美在其民族信仰、精湛的农耕技术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只有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系统保护,才能延续千年哈尼梯田的遗产价值。

2006年,“哈尼多声部民歌”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红河县普春村切龙中寨的车志雄却喜忧参半,美丽的寨子如果留不住年轻人,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小孩,梯田被撂荒,哈尼人传统的山歌和乐作舞谈何世代传承呢?

2019年3月,车志雄开始免费教授哈尼孩子们学习哈尼民歌,并为外村来的孩子免费提供食宿,办起了村里的哈尼文化传习所。

6.png

车志雄的父亲车克三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哈尼人的莫批,寨子里的婚丧嫁娶、节庆祭祀都少不了他的主持。为了实现父亲期待,车志雄决心把老祖宗的文化根脉传承下去。

自从哈尼梯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九年来,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共投入31.57亿资金用于哈尼梯田的保护利用,守住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护住了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红河哈尼梯田这个“活态”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