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风景名胜区: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拉满群众安全感
来源: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漫步西湖畔,九溪社区老年食堂飘着饭菜香,断桥边游客求助能及时得到回应。这份烟火气背后,是西湖街道综治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交出的亮眼答卷。2025年上半年,470件邻里纠纷、消费矛盾在这里“一站化解”,110非警务警情同比减少15%,居民满意度持续提升。
“以前办个事要跑三四趟,现在进这一个门就搞定!” 刚在综治中心办完社保咨询的村民李阿姨,对着 “一窗受理” 的窗口竖起了大拇指。这个被大家称作 “治理大脑” 的地方,靠 “双区联动” 把矛盾化解变成了 “终点站”。
综治中心里有两个高效区域,前厅的信访大厅是服务窗口,群众进门不用再问该找哪个部门,470件信访诉求全都实现接诉即办,28批来访群众没再跑过第二趟;后厅的指挥室是安全中枢,24小时盯着辖区动态,367件非警务警情、1092个安全隐患全被纳入闭环管理,整改率达到100%。“上次邻居家装修吵到老人,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这儿反映,当天就有调解员上门协调,比自己扯皮管用多了。” 家住灵隐社区的王师傅说。
让群众津津乐道的还有一套 “1+1+1+N” 机制,每一环都紧扣民生。一个主体以政府为主导,既优化了主导效能,又凸显部门联动优势,像警网协同、三级梯队响应都是实战化运行的体现,能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全面提升维稳安保能力;一张“大安全网” 覆盖九大领域,去年排查出1025处安全隐患,网格里的小事从路灯损坏到垃圾分类指导,4.9万件都落地解决;一个党建核心带领大家干事,全年开展3万次“大走访”,切实挖掘居民没说出口的需求,老人吃饭难就建老年食堂,租客洗衣不便就添共享洗衣房;“N 种融合” 让治理有温度,村规民约管小事,共享法庭解纠纷,“美丽身影” 评选促进邻里和睦,老年友好社区建设让银发族更舒心。
即便到了游客高峰期,这里也不会乱阵脚——110非警务警情同比下降 36%。秘诀是“警网协同”的“三级梯队”,派出所专业队处置急难问题,网格员先做初步调解,老调解员专攻疑难问题,“街道-派出所-村社” 的响应链一拉就通。
“我们要的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居民游客脸上的安心。” 西湖街道负责人说,接下来综治中心还要当 “治理引擎”,把 “大安全” 体系和智慧治理拧得更紧,让矛盾化解更快、民生服务更暖,守住西湖畔的平安与烟火。
从 “群众找上门” 到 “服务送上门”,从 “问题等着办” 到 “需求提前管”,西湖街道用 “绣花功夫” 织密了基层治理网。千年西湖的亭台楼阁旁,有了 “一站式”化解纠纷的现代服务,这份“既有风景美,又有安心感” 的治理答卷,正是新时代 “枫桥经验” 最生动的注脚。